Redis妖风来袭时用什么保护袈裟 – 作者:糖果L5Q

0x01 概要

我们在平时的安全运维中,Redis服务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服务,相应的Redis漏洞也比较棘手,网上有很多关于Reids漏洞利用和再现的方法,如果想延伸一下这个课题,我们可以考虑如何主动的防护redis的漏洞,那怕只是监听redis服务中,可能存在的威胁行为,先解决一部分问题?这个就是本文要给出的一个思路和解决方案。关键是,现在有些系统是不提供这种服务的,所以我们尝试定制开发。

0x02 背景

我们在再现redis的漏洞时,用tcpdump等工具,抓取了渗透的流量,把威胁流量保存写到pcap包中,经过分析我们发现redis的协议数据是明文的,经过截取包,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内容,所有的这些set、get、dir、config命令一般的流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在redis密码没有设置的情况下。我们发现一般的防火墙也并不抓取redis的流量并解析,甚至是报警。基于我们之前的实践,既然tcpdump能抓到,我们用pcap基础开发包也可以抓到。

0x03 防护策略

既然我们可以抓取流量,就可以监听redis的流量中的内容,先期的预想是,只要我们分析出redis攻击行为几个动作序列,采用行为模式匹配的方式,只要有人触发了比较危险的几个动作指令,我们就把这次Redis操作列为一个可疑的行为,并对这种形为的IP进行监听日志留存,并把威胁攻击IP相关的属性信息,和其它设备中的威胁数据做碰撞,这一切基础前提就是:我们可以抓取访问者的流量(靠工具),并识别他的行为动作(靠策略)。下面我们就用工具监听redis的set、get、config命令为例子,通过这个来展示整个流程的监听过程。

0x04 监听部署

1.png

为了测试,我们是把某个机房的某个网段的流量,镜像集中到另一台服务器上, 我们集中监听打到这台服务上,其它的Redis的服务的流量汇总,我们通过分析这些Redis服务的操作内容,进行流量监控和行为识别,然后将监听的威胁行为数据保存到威胁行为库里。

0x05 工具实施

这个监听系统工作模式就这样,接下来就是我们要用工具实施我们方案,我们选用的工具还是传统的C语言和Lua的脚本方式,用C读取监听6379端口是的流量数据,然后将解析出来的数据推给Lua进行模式匹配。

2.png

一般的攻击行为都有一个大概的请求序列,Redis服务本身就是系统内存的一个服务器监听程序,一般会Bind本机的IP,监听默认的6379端口,如果Redis的对外提供服务,需要改变redis.conf的配置,打开配置文件对应把bind xxx.xxx.xxx.xxx的IP改成你本地的网卡IP,这样在外部使用Redis访问,才不会出现端口访问被拒绝的情况。

3.png

改变IP后,我们要解决的是密码设置问题,如果有一天某台Redis的密码“消失了”。 这时这台机器可能会被威胁利用,这时就满足了我们要设定场景,重现这种情况就要把redis.conf中的密码去掉。

4.png

sudo service redis restart

这种启动方式,是不能渗透成功的,我们要用下面的方式进行redis的服务启动,进入root然后输入:

sudo -s

redis-server

如果我们想简单的用Tcpdump截取Redis数据包,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命令:

sudo  tcpdump -s0 -vv -e -i eth0 -nn port 6379 -w  candylab.pcap

我们可以一边渗透Redis,一边记录这次渗透过程中,攻击指令的序列数据。

下面就是用我们要用的工具,用于监听和解析Redis的流量数据的数据:

https://github.com/shengnoah/riff

我们下载这个pcap监听的工具包,我们默认的工作平台是:

make linux

因为,这个工具在linux上使用,用C实现,嵌入了Lua脚本插件化的处理,来获取监听接口的数据,本文中提的是对6379接口的监听。我们在完成编译动作后,需要改一个config.lua的配置。

打开config.lua, 修改return的返回值,告诉C主进程,我们让Pcap监听本机的6389端口,以下。

function format()

return "dst port 6389"

end

需要注意的是watch.c的代码,以下

const char* format = lua_tostring(L,-1);

lua_pop(L, 1);

/* construct a filter */

struct bpf_program filter;

//pcap_compile(device, &filter, "dst port 80", 1, 0);

// 这里的format就是config.lua的代码中return返回的内容: “dst port 6389”

pcap_compile(device, &filter, format, 1, 0);

pcap_setfilter(device, &filter);

// 关键的部分就是让pcap进入监听主循环,轮询getPacket函数,不短把6379的数据推给getPacket,我们在这个函数,我们把网络的buf数据再推给Lua,用Lua进行相关的协议解析的处理。

/* wait loop forever */

int id = 0;

pcap_loop(device, -1, getPacket, (u_char*)&id);

pcap_close(device);

getPacket()这个函数,主体功还是把数据推给lua,基本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关键就是这个有个入口buffer.lua,我们记着这个时序的入口就行,便于以后面的逻辑的理解清楚。 从buffer.lua这个执行序开始后,逻辑都交给lua来处理了,具体lua怎么处理,要自己根据自己定制的规则情况写处理逻辑。

L = lua_open();

luaL_openlibs(L);

if (luaL_loadfile(L, "buffer.lua") || lua_pcall(L, 0,0,0))

printf("Cannot run configuration file:%s", lua_tostring(L, -1));

lua_getglobal(L, "buffer");

lua_newtable(L);

int idx = 0;

for (idx=1; idx < pkthdr->len; idx++) {

lua_pushnumber(L, idx);

lua_pushnumber(L, packet[idx]);

lua_settable(L, -3);

}

lua_pcall(L, 1,0,0);

Lua代码一直运行在pcap的循环内,采用的是插件机制,我们加一个处理,就相当于要加一个插件。插件模板的代码都是类似的,我们看一个其它的就看懂了,其它相关脚手架的代码不介绍了:

local filter_plugin = {}

local src = {

args="filter args"

}

local sink = {

name = "filter_plugin",

ver = "0.1"

}

function filter_plugin.output(self, list, flg)

if flg == 0 then

return

end

for k,v in pairs(list) do

print(k,v)

end

end

function filter_plugin.push(self, stream)

for k,v in pairs(stream.metadata) do

self.source[k]=v

end

end

function filter_plugin.init(self)

self.source = src

self.sink = sink

end

function filter_plugin.action(self, stream)

io.write(stream.data, "\n")

local flg = string.find(stream.data, "pcap")

if flg then

print("###########[ OK ]#############")

end

end

function filter_plugin.match(self, param)

self.sink['found_flg']=false

for kn,kv in pairs(self.source) do

self.sink[kn] = kv

end

self.sink['metadata'] = { data=self.source['data'] }

self:action(self.sink)

return self.source, self.sink

end

return filter_plugin

用lua写代码,是为了降低策略实现部分的代码复杂度,最关键的函数filter_plugin.action(),这里的stream.data就是吐到6369上的所有数据,包括Redis相关的执行的get、set、config等请求都会在这个变量里中的所体现。我们先打开redis-cli的客户端,发送一个set指令看看,看我们的程序是否可能监听到。

5.png

我们启动这个基于pcap库的监听程序,画红色圆的地方就是,pcap主循环推给lua脚本的数据。“set a www.candylab.net”的整个指令的数据内容都在。

6.png

0x06 总结

到此我们完成了整个监控程序的执行周期,通过这个工具,所有经过6379端口的数据我们都可以取得到,至于客官们想针对什么样的的reids攻击,写出对应的策略,编写lua插件逻辑就可以了。本身lua的代码实现就不复杂,提供的数据结构操作类似字符串序列这种数据也很方便,代码可以到github上直接下载,如何变动,具体就看各自的需求和各自的策略设计了。简单说,剩下的工作就是用lua写攻击模式的甄别。

来源:freebuf.com 2018-04-26 14:45:42 by: 糖果L5Q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