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前文提出“RPA的效能表现取决于养成师对机器人的训练、调校和管理,因此对于RPA而言成功的关键是养成师团队的构建。企业可以根据情况选择自建、外包、咨询,以及混成模式的养成师团队。养成师的团队需要业务专家和系统工程师共同组成,当然,一个高瞻远瞩的团队领袖是团队成功的保障。也就算是说,机器人的最终产出仍然取决于人。”在此,笔者将就RPA实施的成功因素进行展开讨论。
所有结论基于笔者的工作经验和对RPA的实际测试。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到RPA中,P(rocess)是指业务流程,实施RPA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深度解读业务流程并建模,而这一点对于很多企业都是有挑战的。这要求RPA团队中必须要有资深业务分析师,他能够将业务流程归纳为流程模型。虽然现在从业人员对于计算机应用都能熟练使用,但根据笔者的经验,我们多数情况下不能寄希望于让业务人员来实现RPA,RPA仍需专业系统人员来完成。例如:一个没有IT知识的财务人员是无法实现RPA的,同样如果让一个从无财务经验的程序员完成财务RPA,可以想想出这一定是个灾难。
第二,RPA中的A(utomation)是指自动化。普遍意义的RPA不是人工智能(当前也无法做到人工智能级的RPA),其使用场景是将业务流程的操作实现自动化,其分支条件和相应执行都是根据预设场景而制定的,因此在实施RPA的过程中,需要适度考虑ROI,RPA更好的适用于大量重复工作的自动化。对于具有单一、不可预测变化的业务流程,RPA的投入可能带不来期望的回报。你可以想想一个月只执行一次,并且每个月可能都会出现变化的业务流程,如果用RPA解决会是怎样的结果。而每天执行数百、上千次,业务流程长期不变,RPA一定会比雇佣更多的员工更有效。而自动化来自于程序员的贡献。
第三,RPA实施需要编程能力,对于不同的商业RPA工具,其编程技能要求不同。无论是java、.Net,疑惑是其他,这都需要系统人员熟练掌握其工具。很多项目的失败即缘由管理人员出于不同原因未使用合格的程序员而导致。项目经理不要寄希望于程序员是多能的,同时具备多种能力的程序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常见。
第四,大型RPA应用和终端部署的规模不同,因此,很多RPA需要后台管理服务,而这种规模的部署加大了系统复杂度,尤其是在运维阶段。RPA的运维和其他应用程序的运维的区别在于它需要一定的编程知识,因此成功的RPA项目需要考虑后期的运维支持能力。
第五:关于涉及物理操作的RPA,笔者的建议对于现实条件抱有客观的态度。例如:自动进纸扫描仪会随着使用年限,卡纸的概率提高;OCR在某些场景下的识别率并不如人意,对结果的校验所费的人力可能会远远超过节省的人力。
从以上几个关键因素来看,RPA项目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团队。
来源:freebuf.com 2018-01-02 10:51:13 by: craneliu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