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携程败诉事件来看背后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从携程败诉事件来看背后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据报道,去年7月,来自绍兴的携程钻石贵宾胡女士通过携程APP订购了舟山某酒店一间豪华湖景大床房,并支付了房款2889元,但胡女士退房时,却发现该酒店的挂牌价及税金共计1377.63元。

随后,胡女士向绍兴柯桥区法院提出了起诉。胡女士认为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采集个人非必要信息,进行大数据“杀熟”,要求“退一赔三”,携程APP应为其增加不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时仍可使用的选项,以免被告采集其个人信息。

法院审理认为,携程APP作为中介平台,对标的实际价值有如实报告义务,其未如实报告。

此外,法院还认为,携程APP向胡女士承诺钻石贵宾享有优惠,却无价格监管措施,向其展现了溢价100%的失实价格,未履行承诺;在处理投诉时告知胡女士无法退全部差价的理由,经调查也与事实不符。

为此,柯桥区法院判决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赔偿胡女士未完全赔付的差价243.37元及订房差价1511.37元的三倍支付赔偿金,共计4777.48元。

同时,法院还判决携程公司在其运营的携程旅行APP中为胡女士增加不同意现有《服务协议》、《隐私政策》仍可使用的选项,或为胡女士修订《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去除对用户非必要信息采集和使用的内容,修订版本需经法院审定。

目前,携程方面仍未就此事公开回应。但据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透露,针对绍兴法院的判决,携程方面已准备上诉。


从携程败诉事件来看背后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从携程败诉事件来看背后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外卖越点越贵,机票越定越高,打车越打估价越高,会员订酒店价格高于非会员……近几年,有关大数据杀熟的新闻频频曝出,被曝光的现象多属于互联网平台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了解,进而抬高价格。

所谓“大数据杀熟”,是指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等技术手段,根据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基于成本或正当营销策略之外的因素,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价格。

据中消协日前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大数据杀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6种,分别是:推荐算法、价格算法、评价算法、排名算法、概率算法和流量算法。

其中,价格算法就是消费者最为熟知的饱受诟病的“不同人不同价”,如前文提到过的携程APP新老用户价格不同,高级别会员用户比普通用户价格更贵等。


从携程败诉事件来看背后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从携程败诉事件来看背后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目前,我国多部法律包含治理大数据杀熟的内容,如电子商务法、反垄断法、价格法等,但不同法律在处罚力度、规制范围、处理周期上有所差别。

近日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也登上了微博热搜,其中,条例中的热搜条款:“禁止APP不全面授权就不让用”、“大数据杀熟最高可赔5000万”,再度引发公众对大数据杀熟的讨论。

大数据“杀熟”的核心是数据问题,而为了更加地解决数据问题,近期我国也出台了多部数据安全相关法律,例如《数据安全法》,也有很多大的举措,例如对滴滴、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等企业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经历,但或许未来将会时常遇见。

《数据安全法》的发布将数据安全上升至国家层面,对企业、机构合法合规开展数据活动、保护数据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而《数据条例》的发布,则明确了企业和机构在数据处理上的主体责任,对于市场主体在信息的采集、流转、存储、交易、销毁等各个环节均作出了具体规定。

再加上《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布,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法律体系正日渐完善,处罚措施正日渐严厉,坚定地表明了我国对于数据的态度:既要数据促发展,更要数据安全可控。


从携程败诉事件来看背后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注: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更多动态

  • 机票改签背后的陷阱你要注意!

  • “长安杯”极客挑战赛落地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四叶草安全完成B+轮2亿元融资,布局安全产业新方向

  • 第一!四叶草安全登顶2021“西安未来之星TOP100”

  • 四叶草安全升级为西安高新区潜在独角兽企业

  • 四叶草安全实力入选《2021网络安全产业链图谱》25大细分领域!

  • 启动网安保障服务,四叶草安全护航建党百年华诞

  • 西安市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马鲜萍同志一行莅临四叶草安全调研考察

从携程败诉事件来看背后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四叶草安全):从携程败诉事件来看背后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